登录 | 注册
中华郑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郑氏论坛 >> 源流古迹 >> 浏览主题 版主
 
 新闻公告   源流古迹   家谱分支   姓氏人物   姓氏企业   芳 名 录   姓氏取名  全部分类
  主 题: 郑樵郑栖后人 已阅:8798 / 回复:23(楼主)

关于郑樵郑栖的研究有不少的论调,但是我觉得历史考究还有错漏,目前查编资料都说广东郑氏是郑樵之弟郑栖后代,但是民国三十八年已丑重修的南湖郑氏族谱里樵有二子翁归、惕(夭),并没有记录到郑达可、郑当可、郑南可。栖一子居翁-兰卿-远伯-明之——白沙房失考。我祖郑注可,就可能是郑樵三可中的一个改名或郑栖之子,有待专家考证,郑樵、郑栖、郑际堂合墓于乾隆四十七年歲次壬寅季冬迁广东我家山头,目前碑文清楚可见。而福建白沙郑樵墓是乾隆七十一年重建。碑文有承孙郑烈昭等有名字。白沙房失考,我祖郑注可、郑紫岭、郑柳、郑起王、郑晃、郑晶、郑孟逵、郑钊俭、郑献德等因失谱不知从何面而来,郑柳后有烈、宜、光、廷、芝、德、国、乃字辈,望郑氏有关专家帮忙查查,

作者:湛海ZLX (2011/11/6 21:03:17)   回复此贴
  回复:郑樵郑栖后人 第 1 楼

关于郑樵郑栖的研究有不少的论调,但是我觉得历史考究还有错漏,目前查编资料都说广东郑氏是郑樵之弟郑栖后代,但是民国三十八年已丑重修的南湖郑氏族谱里樵有二子翁归、惕(夭),并没有记录到郑达可、郑当可、郑献可。栖一子居翁-兰卿-远伯-明之——白沙房失考。我祖郑注可,就可能是郑樵三可中的一个改名或郑栖之子,有待专家考证,郑樵、郑栖、郑际堂(候選同知鄭際堂府君妣謚節儉 林安人,顺化顯考樵大公、顺化顯叔考栖二公)合墓于乾隆四十七年歲次壬寅季冬迁广东我家山头,碑文有承孙郑烈昭等有名字。目前碑文清楚可见。而福建白沙郑樵墓是乾隆七十一年重建。白沙房失考,我祖郑注可妣彭大安人、郑紫岭妣陈大安人、郡庠士鄭柳大公妣謚端肅陳孺人、庠士郑起王、郑晃、郑晶、郑孟逵、成均進士郑钊儉妣勤儉韓孺孝男國學献德孫三元等因失谱不知从何面而来,郑柳后有烈、宜、光、廷、芝、德、国、乃字辈,望郑氏有关专家帮忙查查,

作者:湛海ZLX (2011/11/20 14:03:18)   回复此贴
  回复:郑樵郑栖后人 第 2 楼

系统提示:你输入的字数越过2000字!

作者:湛海ZLX (2011/12/26 11:25:09)   回复此贴
  回复:郑樵郑栖后人 第 3 楼

《儒林六》(《宋史》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二)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0日发布人:楚学关注度:98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杨雄。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赵鼎、张浚而下皆器之。初为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之学,皆有论辨,绍兴十九年上之,诏藏秘府。樵归,益厉所学,从者二百余人。
  以侍讲王纶、贺允中荐,得召对,因言班固以来历代为史之非。帝曰:“闻卿名久矣,敷陈古学,自成一家,何相见之晚耶?”授右迪功郎、礼、兵部架阁,以御史叶义问劾之,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抄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寻兼摄检详诸房文学。请修金正隆官制,比附中国秩序,因求入秘书省翻阅书籍。未几,又坐言者寝其事。金人之犯边也,樵言岁星分在宋,金主将自毙,后果然。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进,会病卒,年五十九,学者称夹氵祭先生。
  樵好为考证伦类之学,成书虽多,大抵博学而寡要。平生甘枯淡,乐施与,独切切于仕进,识者以是少之。
  同郡林霆,字时隐,擢政和进士第,博学深象数,与樵为金石交。林光朝尝师事之。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谓子孙曰:“吾为汝曹获良产矣。”绍兴中,为敕令所删定官,力诋秦桧和议之非,即挂冠去,当世高之。
  李道传字贯之,隆州井研人。父舜臣,尝为宗正寺主簿。道传少庄重,稍长,读河南程氏书,玩索义理,至忘寝食,虽处暗室,整襟危坐,肃如也。擢庆元二年进士第,调利州司户参军,徙蓬州教授。
  开禧用兵,金人窥散关急,道传以诸司檄计事,道闻吴曦反,痛愤见于形色。遣其客间道持书遗安抚使杨辅,论曦必败,曰:“彼素非雄才,犯顺首乱,人心离怨,因人心而用之,可坐而缚也。诚决此举,不惟内变可定,抑使金知中国有人,稍息窥觊。正使不捷,亦无愧千古矣。”曦党以曦意胁道传,道传以义折之,竟弃官归。曦平,诏以道传抗节不挠,进官二等。
  嘉定初,召为太学博士,迁太常博士兼沂王府小学教授。会沂府有母丧,遗表官吏例进秩,道传曰:“有襄事之劳者,推恩可也,吾属何与?”于是皆辞不受。迁秘书郎、著作佐郎,见帝,首言:“忧危之言不闻于朝廷,非治世之象。今民力未裕,民心未固,财用未阜,储蓄未丰,边备未修,将帅未择,风俗未能知义而不偷,人才未能汇进而不乏。而八者之中,复以人才为要。至于人才盛衰,系学术之明晦,今学禁虽除,而未尝明示天下以除之之意。愿下明诏,崇尚正学,取朱熹《论语》、《孟子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四书,颁之太学,仍请以周惇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五人从祀孔子庙。”时执政有不乐道学者,以语侵道传,道传不为动。兼权考功郎官,迁著作郎。
  时薛拯、胡榘等皆以新进用事,贿赂成风,道传言:“今名优儒臣,实取材吏,刻剥残忍、诞谩倾危之人进矣。”遂求补郡,于是出知真州。城圮弗治,道传甓之,筑两石坝以护并江居民,益浚二壕,又堤陈公塘,有警,则决之以为阻,人心始固。除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公事。初至,即按部劾吏之贪纵者十余人,胥吏为民害者,大黥小逐百余人,释狱之滥系者二百余人,弛负钱一十余万缗。夏大旱,道传应诏言楮币之换,官民如仇;钞法之行,商贾疑怨;赋敛增加,军将推剥,皆切中时病。遂条上荒政,朝廷多从之。与漕臣真德秀振饥,道传分池、宣、徽三州,穷冬行风雪中,虽深村穷谷必至,赖以全活者甚众。摄宣州守,行朱熹社仓法,上饶、新安、南康诸郡翕然应命,人蒙其利。
  广德守魏岘劾教官林庠委堂试而任荒政,挟漕臣以凌郡守,且言真德秀轻视朝廷,自专掠美,乞远之。道传上疏力辨,岘坐免。会胡榘为吏部侍郎,荐道传自代。引疾乞去,不许。召令奏事,再辞,又不许,遂入对。上自宫掖,次及朝廷,以至侍从、台谏阙失,尽言无所讳,帝不以为忤。除兵部郎官,辞未就。监察御史李楠觇当路指意,乞授以节镇蜀,遂出知果州。至九江,得疾卒,年四十八,诏特转一官致仕,谥文节。
  道传自蜀来东南,虽不及登朱熹之门,而访求所尝从学者与讲习,尽得遗书读之。笃于践履,气节卓然。于经史未有论著,曰:“学未至,不敢。”于诗文未尝苟作,曰:“学未至,不暇。”一日以疾谒告,真德秀造焉,卧榻屏间,大书“唤起截断”四字,知其用功慎独如此。居官以惠利为本,振荒遗爱江东,人久而思焉。
  三子:达可、当可、献可。献可为心传后。

作者:湛海ZLX (2011/12/26 11:26:18)   回复此贴
  回复:郑樵郑栖后人 第 4 楼

1. 郑樵关于、描写“郑宅”的诗句、古诗、诗词 

前种武夷后郑宅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
内容来自http://www.shicimingju.com

秋月家风起郑玄

旧池龟去必巢莲,龙隧愁看锦水边。肯与玉人俱远宦,自怜王母已高年。松窗弦诵亲曹叔,秋月家风起郑玄。仙客立朝何所恨,自缘退有可耕田。


作者:湛海ZLX (2011/12/26 11:27:04)   回复此贴
  回复:郑樵郑栖后人 第 5 楼

历代先贤:郑樵(1104~1162)

郑樵,字渔仲,人称夹漈先生,兴化县广业里下溪(今涵江区白沙镇霞溪)人,宋崇宁三年(1104年)生。
   宣和元年(1119年),其父国器客死姑苏,郑樵时年16岁,冒暑徒步至丧所,护柩归葬家乡。随后在夹漈山(今涵江区新县镇巩溪村)构筑草堂,谢绝交往,与从兄郑厚在那里刻苦攻读。
    郑樵自宣和元年(1119年)以后的十年间,著有《书考》、《诗辨妄》、《春秋考》等著作,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之士,受到名相李纲、赵鼎、张浚等人的器重。绍兴五年(1135年),郑樵撰成《象类书》、《续汗简》、《梵书编》等著作,并在广业里南的芗林山筑修草堂,开始潜心天文、地理、鱼虫、草木之学。绍兴十一年(1141年),着手通史的撰修。
    绍兴十三年(1143年),秦桧焚《日历》、《时政记》等史书,奏禁野史,并以其子秦火喜监领国史。绍兴十七年(1147年),郑樵步行来到临安,于十一月献书朝廷,作《上宰相书》表明修史之志,求免修私史之名。次年,秦火喜荐郑樵为右迪功郎,郑樵不受,返回兴化。绍兴十九年(1149年),高宗下诏将郑樵所献之书藏于秘府。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因侍讲王纶、贺云中的荐举,高宗下旨召见郑樵。郑樵于次年到达临安,向高宗面陈自己30多年来所完成的50种著述。对尚未完成的《通志》一书,则“谨摭要览12篇,曰《修史大纲》,先上之”。高宗非常高兴,叹息“何相见之晚”。特补右迪功郎,主管礼、兵二部架阁(档案),但被御史叶义得弹劾,改监潭州南岳庙。不久,郑樵仍回兴化。时莆田县重修木兰陂,遂作《重修木兰陂记》。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通志》书成。该书始自三皇,终于五代,参用司马迁《史记》体裁设《本纪》、《列传》,而改《史记》体裁中的《表》为《谱》、《志》为《略》。全书共200卷,其中《本纪》18卷,《列传》125卷,《皇后列传》2卷,《年谱》4卷,《略》51卷。《略》是《通志》的精华部分,是“总天下之大学问而条其纲目”,其中《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郡邑略》、《昆虫草木略》等5《略》都是郑樵的首创。《通志》是继《史记》后的又一部通史巨著。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南下,兵临长江采石,高宗亲自赶到建康(今南京市)前线,尽管局势紧张,但当高宗得知郑樵已到临安献《通志》时,立即授郑樵为枢密院编修官,兼检详诸房文字。次年(1162年)春,高宗回到临安,即命郑樵把《通志》进呈,但郑樵却已病逝于临安客馆,终年59岁。
    郑樵一生著作极为丰富,所著书达81种,669卷又459篇,但传世的著作只有《通志》200卷,《夹漈遗稿》3卷,《尔雅注》3卷,和《诗辨妄》6篇。
    东汾五帝庙在正月二十庆元宵郊游绕境和五月初五端午节最为热闹。端午节演戏几天,裱造龙舟凤船,颇有纸船明烛照天烧的盛大节庆气氛。


作者:湛海ZLX (2011/12/26 11:27:57)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23 每页5条 当前1/5页 [1] [2] [3] [4] [5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郑氏论坛  执行时间:5,570.3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郑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